下午帶著我家五個孩子出門。把他們帶出來,是為了當我說故事的啦啦隊,不要讓飛天巫婆漏氣。

 

我開著車,播放了我最近很喜愛的Richie Hawtin的電子音樂,《DE9 Closer to the Edit》。喜歡他的極簡風格,節奏簡單明確,可以有很多變化,同樣的節奏,可是是快八拍、慢八拍、四拍、三連音、破拍,所有聽過的節奏,都可以在Hawtin的樂音裡得到變化。

 

音樂剛放出沒兩分鐘,坐在後面的三個小鬼,聽著拍子玩了起來。我從後視鏡看著他們,他們一邊嘴巴數著,「一、二、三」,第四拍時,便用擊掌代替,所以就是「一、二、三、啪!」「一、二、三、啪!」,他們玩得不亦樂乎,一下子拍手,一下子拍腿。

 

這是讓我非常意外的事情,我不知道孩子可以從極簡音樂裡的節奏,聽出節拍。我自己很喜歡這樣單純的樂音,因為,越簡單的東西,能有的變化越豐富。

 

過於繁複華麗、讓人一聽就入耳的曲子,儘管容易打動人心,不過卻不甚耐聽。簡潔的曲調,一聽再聽,都能不斷從中汲取靈感與變化。Hawtin的音樂,聽了會有種飽足感,可以放鬆搖頭,也可以騎著單車登山,或者慢跑。

 

這些動作,正好都是有固定的律動,單車輪轉,跑步雙腿的節奏要抓,即使要搖頭,也會有韻律感。

 

我後來有點納悶,電子音樂是不是因為跟迷幻音樂、搖頭派對結合,才會有種靡靡頹廢的形象?不然這樣節奏明快的曲式,是最適合大部分認為自己不懂音樂的人,當作入門使用,連小孩子都很容易進入狀況。不用極簡電音培養節奏感,還有什麼音樂更適合?

 

謝謝我家的孩子們,又讓我有新發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tch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