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的小年夜,八度低溫中,珈和我姑姪兩人花了四小時,從新莊走到八里。珈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次小壯遊,在她十六歲生日前夕。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壯遊儼然成了「理想人生」的計畫之一。自從有了固定運動習慣後,珈只要看到這類考驗耐力的壯遊消息,也跟著興奮起來。尤其在看完楊力洲執導的【征服北極】後,劉柏園、林義傑和陳彥博三名挑戰北極650公里路程的選手,珈常常掛在嘴邊讚嘆不止。

 

「妳要不要也來試試一種運動,考驗意志力?」我問她。

「好啊,」她說,「但是我要做什麼運動?」

「騎單車環島,好像太熱門了,而且妳沒有單車,那我們用走路環島好了?」

「好啊!好啊!」她雀躍應著。

 

但我算算腳程,最快也要四十天,但這種走法是趕路方式,沒有辦法邊走邊旅行,若是從容一點,則要五十天以上。

五十天,是嗎?

「那可能要等姑姑換工作了,才有這種假……。」她聽了有點失望。

突然又想到另一種折衷辦法:分段走。亦即分幾次走完全台,每次走個三、五天,下一次步行時,接著上次結束的地方,這樣也可以走完全台啊。

珈聽到了這辦法,雙眼又燃起了熊熊的火光。就這樣,我們決定小年夜、她生日前一天,先從新莊家中出發,沿著二重疏洪道走向八里試試看。這一趟大約是25公里,若是完成,也是小妮子一份特別的生日禮。

行前一天,我們去採買了一些乾糧零食,熬了一些薑湯。原本預計清晨五點起床、六點出發,但真的好冷,我於是延後了一小時,等天亮了才出發。                         

光是從家裡要走向二重疏洪道的路上,就得先花上四十分鐘。這段暖身路程,很像【征服北極】裡的競賽開始前,還得先走上四天才會抵達比賽起點。要退出的,隨時都可在此轉身打道回府。

於是我也半開玩笑問了珈:「要不要回家睡覺啊?」

「才不要勒!」她很不屑。

 

        

二重疏洪道的風又大又冷,吹得我們只願意露出一雙眼睛,再多都不要。小年夜的路上,冷冷清清,整條寬敞的疏洪道,連往日熱門來去的單車都看不到一部。凍得實在有點心酸。

出發前,為了鼓勵珈,我說我會幫她沿途拍照紀錄。豈料,這小女生胃口很大:「妳要幫我拍紀錄片,不然人家會說我是合成的。」她既然這樣說了,那就拍吧。

為了不因她是家人、是小孩而有「偏見」,整趟路程我還是依約努力為她拍攝。一會兒是跑步超前兩百公尺等她,一會兒又是拍她背影漸漸走出鏡頭,然後再快馬加鞭趕上,往往在她很累的時候,我就提高嗓門兒說:

「怎麼樣?這下妳終於知道楊力洲比林義傑他們三人厲害多了吧!」

珈聽了大笑、猛點頭,然後也只能乖乖繼續走。

路程一開始,她很有信心地告訴我,抵達八里休息一下之後,她還要原路折返。大約走到了竹圍對岸的五股一帶,我問珈,要不要改租單車完成最後一段?看她表情略略心動,但片刻後又再度宣誓著:「我要走完!」

這條路,是我練車的路線之一。天還沒亮、騎著單車,常常都因逆風感覺兩小時漫長而荒涼。這次姑姪兩人決定用雙腳走完單程,說真的,當下我也沒把握可以完成。只要意志力一鬆動,就可以叫計程車結束一切。

珈的意志力,出乎意料地堅定。即使體力逐漸耗盡,又累又冷,但看到「八里左岸」的地標映入眼簾時,她望著對岸熟悉的淡水捷運站,整臉盡是不可思議卻又興奮的神情。

               

我們買了船票、搭上渡輪,到了淡水這一邊後,她戀戀不捨這趟行程接近尾聲,堅持還要逛一逛。她的高張情緒,早已淹過透支的體力,所以進了暖烘烘的星巴克後,馬上呼呼大睡,若非把她喊醒,繼續睡到傍晚都有可能。

 

       

回程的捷運上、回家洗過澡後,小妮子仍往夢裡鑽。這一趟小壯遊,累壞了她,也滿足了屬於十六歲的少年壯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tch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