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去年停了一年沒騎車,當今年年初又開始踏上單車時,心頭一直有個期待:希望能夠在秋天上北橫,去看看那一次我在北橫為之驚豔的枯樹與蘭陽溪成片的菅芒花。

 

這是秋天的北橫才會有的景致,所以盤算著,九月底或十月初,要完成這趟旅行。後來經過友人建議,不妨趁著體力正練得順暢時,先去一趟,不然再等秋天,或許自己的行程、體力,又徒生變數,反而去不了。因此,原本的秋之旅,提前到了七月底。

 

 

◎行程

算算這趟行程,從家裡出發,沿途走台3線,到三峽切入台7乙,然後在復興與台7(就是北橫)12K處交會,便正式開始北橫之旅。

 

新莊 →→→→→→→→ 三峽 →→→→→→ 復興(台712K

          河濱公園、台3                  7                          

              共13K                          15K                         

   

 →→→→→明池(台767K →→→→→→ 蘭陽溪(台788K

       台7                                                       7

      55K                                                21K

 

 

 

◎出發

 

原本的出發時間是還要晚一天,因為「凱米」颱風要來,擔心天氣有了變化,無法成行,因此決定提早一天出門。

 

清晨四點半起床,五點出門時,天色是灰白的,這段路程,對我來說都是新路,除了板橋河濱公園到城林橋一段,三年前曾騎過幾次,剩下的,全都要依賴路標指引。

 

面對這趟百餘公里的路程,我的打算是,最差的情況便是騎上十二小時,如果真要這樣長期抗戰,那三餐該怎麼辦?有幾次騎車,我吃了蛋或者喝牛奶,然後就會有脹氣或消化不良的不適感,一方面是因為蛋白質本身就不容易消化,另一方面是因為騎車的身體都是彎曲的,胃被壓縮,更不舒服,所以,這次出門,我完全拒絕任何蛋奶類食物,祇有攝取澱粉與糖類。

 

出門前,我吃了自己最喜歡的運動食品「士力架(Snickers)巧克力」,這是我從中學時期,幾乎每天一條的巧克力,很多人不喜歡是因為它實在太甜了,但他的甜味充滿著焦糖香,因此我不覺得厭膩。不管冬天夏天,我都會在運動前感覺到飢餓時吃,很好消化,而且很有飽足感。

 

出門後,我先在便利商店買了一個貝果、一瓶600c.c.礦泉水和一瓶運動飲料,這樣的份量,已夠撐上大半天了。

 

騎了將近兩小時,來到台3線與台7乙的交叉口,也就是要往東眼山的方向,我便在這裡的便利商店稍做休息。我決定再買一盒餅乾跟一瓶850c.c.的礦泉水,另外也買了一罐我很少喝的罐裝調味咖啡,搭著貝果吃,我吃了一半,肚子覺得剛好就好,免得過飽。

 

我必須發誓,從復興與大溪交界出發時,我看到一個載明了「宜蘭103K」的指標的當下,頭皮一陣麻:我真騎得完嗎?

 

可是,騎不完要怎麼辦?都出門了,難不成立即打道回府?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幾次這樣騎車下來,我發現,與其說騎車考驗的是身體耐力,我覺得更大的挑戰是在意志力的堅持。

 

體力自是基本要件,不好,當然無法成行,但對多數能夠出門的雙腿,並無大礙,困難是在於:能否堅持。像我這樣一開始看到「103 K」,加上眼前無止盡的爬坡畫面,這種退縮與質疑,很容易讓人萌生放棄念頭,也很正常。

 

後來,我想想,當成是另一種旅遊方式吧,真的不行,了不起就回家了,或者請朋友把我拖回去,沒有關係的。反而是「看清了底限」,我才不再猶疑。

 

 

 

◎路上夥伴

 

在台7乙路上的後半段遇見了三名車友,他們算是友善的三個大男生,一邊騎車、一邊休息拍照,還叮嚀我,在復興那邊的萊爾富要記得補給。這趟路上最後一次和他們相遇,是在復興13K左右,他們喜孜孜地吃著盛產的水蜜桃,而我因為還不餓,而且沒有特別喜歡水蜜桃,所以沒有停下車來嚐這鮮美,繼續前行。

 

後來,在北橫約20K的地方,有個看來年紀很輕、也是獨自一人的車友,過來跟我打招呼,一聊之下,才知道我們都是清晨五點從台北來,不同的是,他從北市,我從新莊,更巧的是,他竟然是小我三屆的大學學弟。

 

緣分就是這樣奇妙。你永遠不會知道,在哪,會遇到什麼人,然後,會擦出什麼火花。

 

學弟說,他跟人家打賭,一天要從台北往返太平山,將近300公里。我聽了,不僅在心裡頭稱佩服,還不免擔心他起來:他的裝備好單薄,祇有兩瓶水、沒有禦寒衣物、沒有糧食,真的不會有危險嗎?

 

他陪我騎了一段之後,我知道他要趕行程,點個頭,我便目送他繼續前行。原本我要把手中的餅乾分他一半,但因為騎車的習慣,我們不太輕易下車停頓,結果我就忘了,過了不知多久,才想起來這件事,心頭覺得懊悔,怎麼當時就沒想到要喊住他?連著兩天也在想:他不知是否順利完成這驚人的賭局?

 

所幸,他回到家真的翻出了和我唯一有交集的通訊錄,打了電話給我,我算是鬆了口氣。雖然只相差四歲,可是我看到他,好像看到二十出頭的自己,就是想衝,不管任何事,就討厭別人激我,一激,我就偏要做到。原來,我也在不知不覺中,過了一屁彈過江的年少輕狂。

 

年輕,真好。青春,無價。就是可以、也值得這樣任性揮霍。年輕的出口,好像就是得這樣展現,要他節制,反而是堵住了一口湧泉,泉水祇得從夾縫中流出,不痛不快,反而奇怪。(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tch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