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準備把那天破胎的登山車牽到最近的車行一看究竟時,牽車時才發現:整個後輪都「消風」了,癟癟的,一點氣也不留。顯見,那天破得真是留情,讓我還可以打氣撐到家,如果當場就破得徹底,我肯定得徒步返回。

 

開始騎這輛登山車之後,從沒遇過破胎,之前騎車,也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破胎啥的,也沒有這般惶恐,因為一來,騎車是為通勤,都在自家與學校附近,所以不怕車胎破,二來,車子很便宜,也不心疼換胎。

 

這輛富士登山車,擺明就是奢侈品、休閒用,現在突然有個三長兩短,一時間還真不知所措。又是擔心老闆不會修(因為不是在家附近買,我的確沒安全感到小看人家),又是擔心沒有尺寸符合的內胎。去了車行,老闆還姍姍來遲地告訴我,「等我吃完早餐,我才有力氣幫妳看」。這,是怎樣呢?

 

我乾脆自己先來試試看,如何把後輪卸下。果然是沒有概念,我找到一個榫頭、馬上扳開,立即把螺絲卸下,一陣慌亂後,眼看那個歪斜掉的車體,後輪還是拔不下來,我開始懷疑:車子是不是被我弄得更糟?儘管我安慰著自己:不會啦,不過就是拼拼裝裝,如果老闆也救不了,那就是老闆太遜了!

 

其實,干老闆什麼事呢?自己搞的烏龍,竟還可以大言不慚怪罪別人,我這算哪門子的心態?真是小人矣。

 

我就杵在車旁,扶著歪扭的單車,老闆終於吃完他的早餐,緩緩走過來,兩手隨便扳一扳、扭一扭,後輪就卸下了,真是神奇。接著他把內胎抽出,開使用手去摸外胎內側,試著揪出破洞元兇。摸了又摸,終於有了,老闆還拿鉗子夾出來,不看還好,一看,我心裡頭真忍不住要說聲「他X的」,因為,竟然是一小截枯草根。

 

那樣不起眼的枯草,竟成了我眼淚差點潰堤的兇手,小小的草,刺破薄薄的內胎也罷,那厚重、我要騎到磨平都很難的外胎,竟不敵這樣的小草。果然,老子說的對:柔弱勝剛強。

 

找到元兇之後,老闆接著把內胎灌了氣,放進水盆裡開始測試哪裡破了洞,不等他在水裡發現,我蹲在車胎旁邊,突然覺得手臂一陣風吹過來——果然是破洞在洩氣。我興奮地告訴他,「破洞在這裡!」只見老闆冷冷地說,全胎都要試試看,說不定還有別的洞。

 

試了一圈,老闆確定祇有這一個洞後,他便開始幫我補破洞,原本是要直接換上新內胎,但是,我這車胎尺寸與氣門嘴與老闆的現貨都不符,因此就先補一補頂著用,還得請他再特地叫貨(老闆說,他還不一定叫得到,平時沒有碰過這種車)。

 

看著老闆神奇的手,把內胎磨平後,刷上一層強力膠,接著填上一小片像膏藥的貼布,敲敲打打的,補胎於是大功告成。我感動地直說:「老闆,你是車子的醫生耶!」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也是累積經驗的好方法:遇到麻煩事,就知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tch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