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魯比魯傻》這書名一看,根本不知道在講什麼?這就對啦!沒有任何意義。作者鈴木康司大膽用著鮮豔豐富的色彩和粗獷誇張的筆觸,用兩種完全相反的言語做為起始,然後開啟一場混戰。

 

兩國小兵,對同一個獵物有著不同的使用名詞,一國喚為「魔奇」,一國喚為「奇魔」,這兩小兵同時射殺這獵物,一國說是「傻魯比」(我殺的),另一國說「比魯傻」(是我殺的),因為小兵爭吵是誰殺的未果,只好各自回去向大王搬救兵,連求救訊號「祖拿卡」、「卡拿祖」都是相反的。

 

兩國人為了魔奇(奇魔)大開戰,兩國人都死得差不多,結果最後獲利的是那隻盤旋很久的禿鷹。被兩國人喚做「魔奇」與「奇魔」的動物,很諷刺的是,禿鷹大叫「傻魯比魯傻」,言下之意,你們兩國人都不必吵了,不管是「傻魯比」、還是「比魯傻」,最後都是我這禿鷹叼走,所以是「傻魯比魯傻」。

 

一堆我看不懂的話語,只能憑圖畫解讀意義,我先前和太陽哥哥討論過,這故事很具難度,看起來因為荒謬,所以夠好笑。問題是,一堆亂七八糟聽不懂的話,怎麼跟孩子說啊?

 

還是決定試著說說看,結果,小朋友果然反應乏味,覺得故事好無聊。我想,鈴木康司這好玩的點子,應該還有更有趣的方式可表達,祇是我還沒想出來。或許下次再試試看。

 

小蝸牛搭便車》是一本漂亮的繪本,我之前沒有看過這樣拼貼與圖畫結合的書,經過太陽的介紹,我才知道這個來自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的茉夏.歐索尼克,她用很不同於一般繪本的方式,加入了細膩的拼貼,把刺蝟、烏龜、青蛙、麻雀和汽車,展現得漂漂亮亮,那雙蝸牛的大眼睛和長睫毛,就這樣搧啊搧的,連小朋友都讚嘆不已。

 

小蝸牛一早起床,想吃新鮮的萵苣,但是蝸牛動作很慢,於是他想搭便車,及早到菜園享用早餐。先是搭刺蝟的便車,被刺蝟渾身的刺扎到不行,然後又改坐老烏龜歐巴桑的龜殼,結果,一覺醒來,烏龜竟沒離開原地,速度比自己還慢;小蝸牛又改搭青蛙的背,跳跳跳,總行吧,結果這不斷跳躍,讓蝸牛暈頭轉向,後來只好轉乘麻雀翅膀,這飛翔雖然快,可是風也很大,蝸牛辛苦地緊抓麻雀翅膀,但還是一個不小心掉了下來,結果掉到一輛汽車上。

 

原本,小蝸牛還興高彩烈得意洋洋地認為,自己終於搭上速度最快的便車,結果大風再次把他吹落,一落竟落回原來早上離開的石頭邊。距離萵苣菜園,還是那樣遙遠……。最後小蝸牛決定要自己慢慢爬過去,不再找便車搭,終於讓他抵達菜園飽餐一頓。

 

當然這像是個有志者、事竟成的老話,但是歐索尼克的拼貼創意,加上他用很幽默的方式,例如烏龜跟蝸牛誰比較慢;青蛙跳躍會讓人暈車;刺蝟的刺連小蝸牛都受不了等,總不免讓人莞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tch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