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去誠品兒童館說故事,說來慚愧,因為不像第一次那樣戰戰兢兢早在一週前便開始準備要說的故事繪本,儘管還是緊張,可是卻拖延到前一晚,才努力思考著隔天要說的故事,很擔心自己開了天窗。窮緊張的當下,還是得硬著頭皮翻看手邊繪本。

 

說故事,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常常翻到自己有感覺的繪本時,卻不知道該如何和小朋友分享,比方說,面對死亡、恐懼、沒自信,這些抽象感覺,好難用「說故事」的方式具體表達,除非繪本作者早已把問題主軸用清楚的故事呈現,不然,要談這些概念,在一個來來往往、又與聽者不認識的環境下,實很難三言兩語完整表達,若再碰上特有意見的父母,或許還會質疑我:為何跟孩子談這些?為何不說些歡樂的故事?

 

思考再三,這次決定的三個故事是《真是太過份了》、勇敢湯

 

《點》是讓我好喜歡的故事,卻同時也是讓我覺得表達難度最高繪本,裡頭小女生葳葳不會畫畫,每次要交畫畫,就是白紙一張,老師開她玩笑,說畫紙上是「暴風雪裡的北極熊」,葳葳最後氣得用力在紙上點了一下。

 

因為這一點,老師請葳葳在畫紙上簽名,並加上畫框,葳葳看到這一點可以變成一副畫之後,開始盡情玩出各種點,用各種顏色去畫點,最後葳葳也如法炮製,教了另一個不會畫畫的小男生,畫出直線,並請他簽名……

 

看到《點》讓我感觸很深的是,曾幾何時,在孩提時代拿著畫筆隨意塗鴉的想像空間,怎麼就不知不覺消失了去?那時,一點也不怕畫得像不像,不擔心別人看不看得懂,不在乎技巧是怎麼回事,祇是很簡單地拾起筆,就畫了起來。

 

也因此,常常到處亂畫,而惹來一陣毒打,牆壁、門面、地板、書籍,都是彩筆的痕跡。那個肆無忌憚揮筆的勇氣,隨著年齡增長而漸褪。畫畫,是人的本能,卻不再伴隨人一同長大,成了突然在生活裡萎縮的一項記憶。

 

但,我一直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表達《點》裡頭所說的這件事,後來上網查了些資料(請參閱)、與太陽哥哥分享一些心得,慢慢釐出頭緒:可以跟孩子談談他們所恐懼、不敢跨出去的事情。

 

跟《點》很像的《勇敢湯》,描述一隻膽小的浣熊為了尋找製作勇敢湯食材的故事。

 

我問孩子,害怕打針嗎?害怕黑夜嗎?害怕一個人在家嗎?害怕的請舉手。幾乎每個孩子都說,「我不怕」。祇有少數幾個小女生承認自己害怕的事情。

 

「我好怕打針喔!」

「我怕一個人在家,因為不知道怎麼辦?」

「我害怕黑黑的,因為有鬼。」

 

妹妹們輪番說著自己害怕的種種原因,最後,我跟大家說,其實啊,說自己會害怕的人,最勇敢!因為,要承認害怕是需要勇氣的。學齡前的孩子,似懂非懂聽著我這樣奇怪的結論,怎麼「會害怕」變成了勇敢?

 

有對夫妻在故事說完之後,告訴我,他們好訝異自己的女兒竟然會承認自己的害怕。因我也正是看到承認恐懼的孩子而覺得感動,當我聽這媽媽說著的時候,我好能體會她的心情。

 

孩子從小被強灌著,不能害怕,要勇敢,但勇敢是什麼?這是抽象的概念。孩子也一直跟自己洗腦:不怕不怕。但總是事與願違,看到令人害怕的事情,仍舊會發抖,可是,再也不能跟大人說:「我好怕、我好怕……」孩子要學著用自己方式去克服與面對。

 

其實想想,這是有些殘忍的。如果那個黑暗的一角,對小孩來說,就是有鬼,大人卻一聲喝叱:「你亂講!沒有的事!」這並不會減少恐懼,而且「那個鬼」永遠存在於黑暗處。必須一起去看孩子看到的東西,去看那個黑暗處,然後把黑暗用燈打開,孩子便馬上可知道真實狀況是什麼。

 

恐懼,是人的自我保護本能,知道害怕才會儘量減少犯錯的機會,而過於恐懼,卻又是一層枷鎖,使人難以大步邁開跨越。

 

《勇敢湯》的浣熊,最後從黑漆漆山洞裡的怪物手中拿回空盒子,裡頭根本沒有什麼勇敢湯最重要的材料,但是,在尋覓勇敢湯食材的過程,小浣熊的勇敢早已逐步建立起來。

 

克服恐懼的方式,便是面對恐懼。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也無捷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tch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