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時時刻刻進行著,不受大腦控制,不需神經感受,我們從來不曾懷疑自己會呼吸。

 

誰不會呼吸?

這是個蠢問題。

 

但是,誰又真的會呼吸?

 

瑜珈、Body balancePilates,這些靜態運動,基本功就是從學會呼吸開始。不僅靜態運動如此,有氧運動、肌力課程訓練,都得有順暢的呼吸做為後盾,不然,很容易因為呼吸不順導致運動效率打折扣,嚴重的,還會因此受傷。

 

平時,我們的呼吸都停留在淺層,而且呼吸時間很短,情緒越緊繃,換氣越是短促。從Pilates的課程裡,我才開始重新學習去調節呼吸節奏。

 

呼吸時,腹腔必須緊收,肚臍要往脊椎收進,不管呼吸或吐氣,「收小腹」的動作不變,祇有胸腔肋骨會因吸氣而擴張,因吐氣而收縮,吸氣時,肋骨要儘量向左右張開,吐氣時,肋骨再慢慢收回。

 

以前我總小看這樣的訓練,老覺得:呼吸,還不簡單?也因此始終不耐煩這種重複動作、緩慢節奏的訓練。或許是年紀到了一個轉折點,有點像是得到「天啟」般地,我終於開始體會調節呼吸的樂趣。

 

不僅靜態運動著重呼吸,在登山、游泳、爬樓梯和騎單車時,從動態的身體裡去探索配合呼吸節奏的樂趣,於是我發現:呼吸無法深入順暢時,常常就會把自己搞得很累,像是頭大笨牛一樣,氣喘吁吁。可是,以往卻還傻呼呼、沾沾自喜地以為:好喘!運動效果真好!殊不知,根本是呼吸不對,還自己為是地認為越累越好。

 

就在這半年來,開始叮嚀自己:要時時刻刻關照呼吸節奏。遇到困難的動作,需要更大的肺活量時,我越記著要慢慢吐氣,不急著馬上把動作完成。困難,就在呼—吸—呼—吸間,完成了。延展、伏地挺身、爬坡等任何與身體極限有關的挑戰動作,都可以這樣慢慢突破。

 

呼吸,只要是生物,都會,因這是生存的前提,但是,調得好與不好,卻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重新學習呼吸,也是另一種自我探索的管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tch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