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楊振寧與翁帆相差五十四歲的婚姻一度轟動華人世界。平路在亞洲週刊寫了一篇文章,以他們的婚姻做為故事背景,儘管不具名,但卻引來這對夫妻的大動作,在亞洲週刊裡公開要求平路道歉。

 

以下是中國時報節錄平路的專欄內容:

 

不久之前,音樂會中見到那位老科學家與他的新婚妻子。其實,我見到的是他們的後腦袋,唧唧咕咕不時在私語。看起來,年輕妻子頻繁請教,得過諾貝爾獎的老科學家耐性作答。小鳥依人一般,妻子時時把一頭秀髮靠了過去。結束時他們起身,沿著走道往出口走,眾人讓路,眼光裡有朝聖般的景仰艷羨。男士們大概也深受鼓舞,有為者亦當如是﹔女士們瞪著她光潔的面孔,這一刻優劣立判,是的,年輕就是勝利。

    

兩人十指緊扣,走道兩邊頻頻輕呼:

    「好浪漫﹗」

    「沒見過的,真羅曼蒂克。」

    

這麼樣目光所聚,背叛了世俗?不,我要說,他們恰恰是切合於世俗。

 

遠遠看著,白髮紅顏,像浪漫的佳偶。

    

幾乎淹沒了真相。尤其我們的儒家傳統溫柔敦厚,總為賢者諱。不像日本,作家習慣寫作誠實的私小說,譬如川端康成、谷崎潤一郎等人,將老之際,便用文字坦露面對年輕女性蒼涼而異色的心境。

    

但在儒家傳統的道袍之下,老夫少妻的匹配對照於社會期待,反而相得益彰:他們是常規的遵循者,不是頑勇的叛逆者。

    

更何況,儒家文化對女性的訓育也著重在妾婦之德﹕所謂的婦德、婦工、婦言,都教女人及早放棄自己的自主性,甘願把心智停留在稚嫩的髫齡。

    

對妻子,畢竟是一種太長久的壓抑,所以儒家文化的家庭結構包含著隱隱的暴力:日後,不滿足的婦人用扭曲的慾望或變態的凌虐,掌理家、支使子媳、或頓挫那隻無能的老獸。

    

真相是……老夫少妻怎麼過日子?

    

眼前飛著細小的蚊子,視網膜有破洞,膝蓋頭也颼颼地風濕骨刺,睡到夜晚有欲尿的感覺,站著,憋氣,卻又像滴漏一樣遲遲出不來。

    

無從跨越的還有……兩人之間兩個甲子的時代,其中難以跨越的時代感。他的生命章節已經寫到最後,而前面那些關鍵的章節,蕭條異代不同時,她甚至尚沒有出生,又怎樣用超前的心智一起去重數、去緬懷、去相濡以沫?

    

 

即使兩人偶有溫馨的時光,不是昂揚、不是燦爛,像是站在晚霞的迴光裡,隨處帶著淡淡的哀愁,或許因為快樂而悲傷,或許因為悲傷而快樂…… 

 

 問題是,誰會告訴我們這樣的真相呢?

    

其實,他們依著傳統的模式相遇與相交,像是某種形式的郎才女貌、某種形式的各取所需,其實並非異類的情愛,亦算不上艱辛的苦戀痴戀,過程既不驚世、也不駭俗,後來婚禮果然祝福盈庭,如果要說當事人有勇氣,他與她的勇氣加起來也比不過任何一位毅然出櫃的同志朋友。

    

明明是在傳統架構裡鑲嵌得宜,卻名之為浪漫、名之為勇氣……。而我擔心的尤其是,這浪漫的「迷思」將影響深遠﹕它關係著女人繼續把皮相青春當作本身可欲與否的唯一標準。

 

 

 

楊、翁兩人看到這篇專欄之後的四週,同樣在亞洲週刊裡要求平路道歉,聯名信裡寫的理由是:「她的文章中多處是在咒罵我們,我們是罵不倒的,可是她是否應該反省,應該道歉呢?

 

我想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自始至終誤解了平路一件事情,平路並沒有「咒罵」他們,也不想「打倒」他們,平路要講的毋寧是,楊振寧與翁帆根本不需要覺得戀情不被看好祝福,因為「老少配」不僅是異性戀機制裡的經典,而且男人越老,若能娶得美嬌娘,這更是被稱羨的配對。

 

所以,楊、翁不用覺得委屈,很多人是真的發自內心祝福的。也因為「老夫少妻」向來就是婚姻的普遍規則,因此偶爾出現個「姊弟戀」就會變成八卦說嘴的話題。

 

在我們熟悉的環境裡,男大女小絕對是比女大男小更具有正當性

 

而讓我比較訝異的是,楊振寧的反應怎會這樣大?一個工作上被最高獎項肯定的人,原來面對其他事情的智慧與判斷,也不過如此。如果說,在科學面上,他有這樣先進的步伐可以引領世界,他是不是也可以用同樣的胸襟,去面對外界的各種聲音?更何況,平路所寫的文章重點也不在咒罵楊翁戀,她不過是以此引出更重要的議題:對年輕胴體的迷戀與同性戀的枷鎖

 

談到對於年輕胴體(尤其是女性)的迷思,華人世界常常是「有色無膽」,明明喜歡,卻又要滿口仁義道德,不斷教化自己要「敬老尊賢」、喜歡年輕的靈魂是很膚淺的。這也難怪,中國的文學傳統裡,鮮少有年輕人的身影

 

祇有封神榜的李挪吒與紅樓夢的賈寶玉,勉強有年少的身影,但要嘛不是角色不重,就是少年的憂愁瀰漫,我們看不到中國傳統文學裡屬於年輕奔放的靈魂熱情展現。

 

但這就表示,我們不愛年輕人?錯了,我們當然愛,祇是得偷偷愛,不能明目張膽,免得貽笑大方,落得別人抓住我們膚淺的話柄。但明明喜歡漂亮年輕的身軀是人的本性,不然我們就不會去說什麼「年輕就是本錢」之類的話。

 

於是,人性的真實與道德的約束有了落差,這個落差落得人人得想辦法用各種隱諱的方式設法填補。或者冠以「真愛」,或者宣稱年齡不是問題,其實,本來年齡就不是問題,是人在為難自己而已,如果可以認清,愛,就是如此單純的感覺,自然不會有年齡、宗教、種族、階級、地位的條件限制。

 

比起同性戀,在我們的時代,異性戀還是幸福多了!異性戀,可以自在手牽手攤在陽光下,不喜歡的,一個換一個,也可以公開地招募伴侶。

 

同性戀多半只能在暗處談情說愛,陽光下也鮮見愛侶大方牽手示愛,遑論想尋覓另外一半的管道能有多公開。平路最後點出的重點是,老夫少妻配是異性戀中的經典,一點也不離經叛道、驚世駭俗,同志才是「違逆世俗」的一群人啊!真正辛苦的,也是他們。

 

我反而覺得,平路透過這種比較,是從旁祝福這對夫妻,告訴他們要寬心,不要以為自己是眾矢之的,怎楊、翁卻有這種反彈?我實在不解。

 

人,得相信自己,不然很容易因為別人的一些話,就慌亂起舞,我看到這樣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即使都已八十好幾,也還在學習相信自己的過程裡,誰又能大聲說:自己已是完美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tch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