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又將近一年沒有這樣騎一趟遠遠的單車了。

 

週六中午出門,從新莊騎到貓空山上,忘了路該怎走,車行至三玄宮轉錯了方向,爬坡路只騎了四十分鐘,便早早「被迫」下山,休息一天,週一清晨再度出發,試著要找出以前騎過的那條路。

 

這次到了三玄宮,我走往左邊這個方向,一路看到監茶院、寒舍與貓空間這幾間茶館與行動咖啡店,便知道騎對了方向。一個小時的爬坡路段,爬得叫人欲哭無淚,下坡卻只要十分鐘,便返抵政大校門口。

 

經過一小時的奮力與體力的極限磨練,下坡固然有乘風快感,但是雙手必須緊握煞車,連續十分鐘,也足以使得手掌虎口吃不消,手肘則撐得僵硬麻痺,也因此較不安全。上坡路段很艱辛,但可以隨心所欲控制速度,一路欣賞風景。

 

下坡路時,遇到一位車友,正在奮力爬坡,我們彼此親切地打了招呼,這是登山與騎車的共同點:只要遇到車友、山友,都會分外開心,好像是一家人般地,不生疏。

 

我們錯身而過之後,他忽然想起了什麼事地,大聲問我:「一個人啊?」我笑笑地大聲回應:「是啊!」不管是公路車或者登山車,一個女子的身影,要比一個男人的身影來得稀少,所以顯得突兀吧。

 

這幾天看起來陰霾,不過騎車卻很舒服,因為一直有風在吹,爬坡時最怕的是悶,全身汗流浹背不說,此刻心肺需要大量氧氣,悶熱的空氣凝滯,讓人有種怎麼也吸不到空氣的窒息壓迫感。

 

因此,春天與秋天,是最適合騎單車的季節。不冷,不熱,上坡有風便舒暢,下坡不因低溫風吹而受寒。

 

曾經從台北騎到宜蘭,就在過了鏡面大觀之後,原本以為終於可以喘口氣的,下坡後才知刺激危險的旅程正要開始。九彎十八拐的路段,連續煞車要撐上半小時,那時已入冬,連雨衣也都快要禁不起寒風的吹襲,身旁又有砂石車一輛一輛經過。心裡頭只能暗自禱告:趕快結束吧!

 

到了大同,終於放鬆,而此時,心中的愉悅感受自不在話下。

 

今年很希望可以再這樣騎上一段,目標訂在秋天,從台北出發走北橫,再從宜蘭返回。慢慢練著,希望到那時,我從北橫下來時,可以看到北橫與濱海交錯的那一大片白皚皚的菅芒花正盛開,彷彿等著我,為我慶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tch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